——石门县太平镇中心学校诗词
唐娴贤 符知新 胡明合
石门县太平镇中心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座落于中国第五大民间传说桩巴龙传说的发源地太平集镇回龙寺旧址,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堪称石门北乡人民的文化摇篮。该校自2004年3月以来,大力开展诗教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坚持“以诗立德,以诗育人”为工作目标,13年如一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先后有8名学生的诗词作品在全国诗词大赛中获二、三等奖和优秀奖;有84名学生的诗词作品获县、市级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2014年9月,石门县诗教工作创建领导小组授予太平镇中心学校为石门县第一所诗词之校的荣誉称号。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太平镇中心学校已经形成了诗教“五融入”的工作格局。
一、确立整体谋划意识,把诗教融入学校的主体工作之中
学校以现代教育家杨叔子院士“力施诗教于未冠”的愿望为导向,在每学年开学之初的学校工作计划中,必有诗教工作浓墨重彩的一笔,向全体师生提出明确的有关诗教的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据此,学校组织师资力量,根据本校的实际和语文教材的实际,编订诗教校本教材,使诗教活动有本可依,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和规范化。
13年中,该校年年紧跟形势,紧扣时代脉搏,使诗教活动与国计民生、学校工作一起跳动,办起了星星诗社,一年一个主题,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本诗集。社刊《龙吟雅风》已出版十四期,累计创诗7000多首。其中有专集两部,即《山里孩子的歌》和《百童千诗颂中华》第一集。诗教工作做到了常抓不懈,常抓常新。
二、确立诗香校园意识,把诗教融入建设美好校园的工程体系之列
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的要求,学校为打造诗意校园,营建浓厚的诗词氛围,把软实力化为刚性硬件,近年来共花60多万元,打造了庄重醒目的大理石雕刻诗墙,开辟了耐人寻味的诗窗和妙笔生花的诗书画展厅,还有别致精美的诗街,真正做到了诗化环境,诗润人生。在美好校园诗乡熏陶下,学子邵志勇于2017年考上了清华大学,实现了他在中心学校七年级时写的诗《我的清华梦》中“寒窗十载苦钻研,梦向清华望月圆”的梦想。
三、确立感化育人意识,把诗教融入德育教育工程体系之内
该校按照孔子“诗言志”、“化育苍生”、“化成天下”的观点,用诗来“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充分发挥诗教“启智、立德、燃情、育美、创新、健心”的功能。同时窗开四面,一面开向传统,一面开向未来,一面开向世界,一面开向祖国,引八面来风,真正使青少年学生从小就树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远大志向和理想,进而开辟了德育的新天地,新途径。七年级陈钰同学写的《雷锋好榜样》一诗:“真诚善助人/好事值千金/榜样心中树/神州万象春”,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生动写照。
四、确立齐抓共管意识,把诗教融入多个学科教学之间
学校树立起齐抓共管的大诗教意意识,注重把诗教融入音乐、美术、书法、舞蹈等课堂,各展所长,优势互补,使校园文化更加生动活泼,绚丽多彩,诗教功能得到更大提升。全镇每年一次的元旦艺术节,每所学校都主动排练一个诗词类的文艺节目参演。2015年上学期,太平镇中心学校举办的“漫步诗海.诵读经典”主题读书活动,获常德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三等奖。原该校八年级学生蔡静同学在《我的画家梦》一诗中这样写道:“祖国江山如此娇,宝笔生花绘富饶。画虎画龙画花鸟,画出中华意气豪。”就充分表达了她爱国、爱画的艺术情怀和志趣理想。
五、确立骨干带动意识,把诗教融入师资培训体系之门
诗教活动的濡染,提升了学校的品位,进而引起学校历届校长对诗教进校园活动高度重视。自2004年以来,三年级以上语文教师参加诗教基础知识培训班达8次之多。除了利用本地的师资力量外,还从县诗词协会请来了不少专家授课讲座。一支以语文教师为骨干的诗教队伍正走向成熟,现在学校有诗词协会会员国家级2人,省级4人,市级8人,县级130人。
2017年上学期,太平镇中心学校首开先河,举办了全镇中小学校全体行政人员诗教培训班,学员40余人。校长们人人动手,试笔写诗,为全镇诗教进校园活动添加了新的动力,注入了新的活力,带动诗教开创了工作新局面,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校长们的身体力行,为更加深入扎实开展诗教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也给太平镇的教育事业带来了勃勃生机。
© 2021 湖南省常德市诗词学会版权所有/湘ICP备14009931号-1
网站建设:科毅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