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友作品 > 华东

传承中华传统诗词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编辑:管理员日期:2020-09-13 18:09:57浏览次数:1985

安徽省望江县教育局
 

    中国古代经典诗词,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中创造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势,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光彩夺目的瑰宝,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


    2014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师范大学。习近平从展台上拿起一本课标书翻看。听说语文、历史、思想政治三门课标是全国统一,他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中华诗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在民族凝聚力形成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邓小平同志有一种远见卓识,就是“从娃娃抓起”。诗词进入校园,加强诗教,能够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就是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大力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们开展校园诗教活动,是促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的,一个有力的、切实可行的、实实在在的战略措施。并且成为进行素质教育“从娃娃抓起”的一个重要举措。今天,我们开展校园诗教活动,是时代的呼唤,是民族精神的需要,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青少年的特点是,心地纯洁、富于理想、热情澎湃,最喜爱和容易接受诗词艺术。诗词教育,可以使少年儿童欣然接受它的滋润营养,而受其感染和薰陶,从而潜移默化。所以许多富有哲理、受人喜爱的名篇名句,可以让儿童铭记一辈子,受益终生。


    我们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地成长。中华诗词进入校园以后,可以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受到教育,受到感染,以超常不凡地想象,奇妙地构思,从诗词的意境中受到启发,培养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传承诗词文化,是实施新课程标准,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关注学生作为人的自身要求和终身和谐发展的需要。


    开展校园诗教,弘扬诗词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髓,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丰富师生校园精神文化生活,中华诗词进校园,借助诗教活动,培养师生鉴赏诗词、创作诗词的能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师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以诗育德、以诗启智、以诗塑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13年以来,在县诗词学会的指导和领导下,全县校园诗教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诗教工作有组织、有制度、有方案、有计划、有安排,有教材、有教师、有活动、有阵地、有成果,逐渐成为一个常态化工作系统,根据方案和计划,积极组织和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诗教活动。


    我们成立了全县校园诗教组织,出台了《望江县中小学“弘扬诗词文化”诗教活动实施方案》,按照计划,先后遴选了一、二批共20所试点学校进行试点,并且组织了两次全县中小学诗教骨干教师培训活动。麦元中心学校和九老诗社共同编写了《 古典诗词学习入门》,已经作为试点学校语文教师诗词教学参考资料和中小学生课外学习诗词的读本。


    各试点学校提高了思想认识,在教学活动中突出诗教内容,把诗教作为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中,注重突出诗教工作,结合书香校园的打造,充分利用校刊、黑板报、校园网等多种渠道进行一定的宣传诗教工作,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校性学诗词、用诗词、赏诗词、写诗词的良好氛围,积极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诗教文化,丰富校园文化体系。各试点学校从实际出发,明确开展诗教工作的要求和内容,统筹兼顾,使诗教工作与学校教学工作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我们开展诗教活动工作的重点是加强诗词的课程教学,同时建构了开放有序的诗教课程。严格根据国家相关课程标准,在加强语文学科及其他学科国家课程的同时,构建中华诗词校本课程,构建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望江县诗教课程体系。小学生以读诗为主,要求阅读或背诵古诗或格律词100首左右;初中学生阅读量增加100首左右,学习诗词格律知识和诗词欣赏,学习格律诗词写作。高中阶段进一步提高诗词欣赏和写作能力。还根据中高考考试大纲要求,将诗词的背诵、理解、鉴赏作为考试的内容之一,作为检查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近两年来,通过宣传发动、开展活动、营造氛围等形式,全县广大教师、中小学生积极读诗写诗,全县中小学生诗词作品在海内外30多家诗词刊物发表及近百家诗词网站刊载,在全国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已在《中华诗会丛刊》(洛杉矶)、《圆桌》(香港)、《世界汉语文学》、《当代作家》、《中华校园》、《中华诗人》、《中国楹联报》、《辽河诗词》等报刊共发表诗词作品1300余首,组织学生参赛荣获第三届中华嫘祖母亲节征文大赛组织奖。实验学校、望江一小分别推荐了20多位小学生加入了县诗词学会,麦元中心小学“诗词进校园”师徒结对活动,太慈初中编印校园诗词选等等,全县“弘扬诗词文化”诗教活动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一批热爱诗歌、热心写诗歌的“小诗人”们正在茁壮成长。麦元中心小学陈果同学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陈果同学在二年级时创作的《小树苗》:“可爱小树苗,天天把水浇。去年才一尺,今年比我高。”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充满童真童趣气息,又富有一定的生活哲理。受到了全国许多诗家的高度赞赏。望江二陈麦歧同学升入大学后成为所在学校诗社的骨干成员。


    中华诗词是我们民族的魂,是我们民族的魂。深入开展诗教活动,中华诗词进校园,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中华诗词进校园,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大有可为,中华诗词进校园,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我们希望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继续加强中华传统诗词学习,努力提升自身人文修养。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传承中华传统诗词,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富有创造性地开展校园诗教活动,真正让诗词走进校园,以诗育人,以诗感人,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阵地,为学生健康成长构建温馨和谐的育人环境。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目前我县诗词进校园活动正逐渐在全县各学校生根、开花。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和诗词组织的直接指导下,在广大诗家和社会贤达的亲切关心下,我县中小学“弘扬诗词文化”校园诗教活动一定会春华秋实、更上层楼。

主办单位:湖南省常德市诗词学会
投稿邮箱:cdscxh@163.com 投稿审核时间:9:00-17:00
湖南省常德市诗词学会版权所有
湖南省常德市诗词学会
湖南省常德市诗词学会

微信扫码关注

网站建设:科毅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