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坛资讯 > 诗论诗话

读诗赏诗作诗诌议:第四诌 诗的波澜

编辑:管理员日期:2020-09-13 18:09:57浏览次数:2160

胡先林

    1、诗的波澜旨归


    “画如交友须求淡,文似看山不喜平。”袁枚《随园诗话》中的这两句诗,今人往往只引用其第二句,而忽略第一句。实际上,可将它看作是表述一切被冠以“艺术”之名的各类作品的通律:借助于人的视觉、听觉、感觉而作用于人的精神层面的文学艺术,都离不开某种节奏——色彩的浓淡、物象的明暗、意识的好恶、情绪的强弱——从而激发、唤起和产生某种特定的情感、思绪与共鸣。


    作为文学艺术形式之一的诗词,其表情达意的客观要求,决定其情感表达方式的必然是波澜曲折、跌宕起伏。因此,诗的波澜,主要强调的是诗的抒情笔调即手法的问题。而表达手法作为其技 巧之一,最忌平铺直叙,首重波澜起伏就顺理成章了。


    诗歌,无论其表现形式是以叙事状景为主,还是以说理抒情为主,归根结底可概括为抒情,即通过诗中所宣泄抒发的情感打动读者。所以诗歌是抒情的艺术,其骨子里渗透着情感,离开了情感,也就无所谓诗歌。


    作为古典文学瑰宝之一的诗,其抒情言志是否有其相对固定的表现手法呢?我们在阅读古代诗歌时,是否可借助某种一定的范式去体味其婉曲情意呢?


    2、诗的波澜——几种主要表情达意范式


    ① 直抒胸臆式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此为唐代女诗人陈玉兰的《寄夫》诗。全诗以第一人称(妾)内心独白与以诗代书的形式,表现妻子对丈夫的思念和牵挂,进而引发读者有关边塞、边关一类固有的思绪或感怀,达到某种思绪的认同与清高的共鸣。


    全诗循着起承转合的节奏,直接表达对“夫戍边关”的介意,对“妾在吴”的无奈,对“西风吹妾”的自觉,对“妾忧夫”的自白,并通过写信时的肝肠寸断、书信未到寒风已到的逆料,表达对夫婿的牵挂爱怜,以及“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懊悔。四句细腻逼真、层次井然的心理描写,写得率意真诚,直截了当地揭示出夫妻之间刻骨铭心、体贴入微的恩爱深情。


    此诗虽没有多少技巧,也没有多少波澜,但其直抒胸臆的表情达意方式,丝毫不减弱此诗的艺术感染力。若以波澜论,这种绵柔的情感涟漪方式,最适合写作此类题材。


    ② 借景抒情式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此为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历来为人称道。全诗无一字说送别,无一语道珍重,无一字说伤心,但送别珍重、伤怀惜别之情,借孤帆远影、长江际流而历历在目、悠悠不尽。


    此诗的波澜,全由“孤”“尽”“惟”“流”四字承载:“孤”者,离人之孑孑也,天涯羁旅、漂泊不定,所以兴别绪;“尽”者,送人之依依也,前路茫茫、相逢无期,所以动伤怀。“惟”者,友谊之深重也,万波浩渺之际、芸芸众生之间,唯见故人远去也;“流”者,别离之苦痛也,扁舟一叶、江水漫漫,似作浪花随行也。“惟见长江天际流”一句,与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随风直到夜郎西”句,可谓异曲同工;其不忍送而不得不送之离恨、欲相随而无法相随之别愁,委婉道来,情真意切。


    ③ 叙事抒情式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此为张籍的《秋思》诗。“秋思”为题,意象阔达,若没有别具一格的的叙事角度和传情手段,切题固无问题,但未免落入窠臼,难出新意。故诗人于客居洛阳、既见秋风之际,一不作张季鹰秋风菰米之叹,二不起王建月落谁家之怀,三不兴杜甫万里悲秋之思,独独抓住“行人临发又开封”这个细节,表达羁旅之人对家乡、对亲人无限牵挂之微妙心理。


    此诗的情感波澜,通过“复恐”“匆匆”“不尽”“临”“又”几个表示时间、情态的副词予以传达,而此诗所蕴含的真正的情感波澜,则通过读者各自的人生际遇之不同、心路历程之迥异来传道之、展开之与体认之。


    王安石《题张司业诗》之“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可谓深得个中三昧。张籍这首本色、平淡如生活一样自然的诗,除了自身所蕴含的情感波澜之外,还需要读者的洞幽发微与体情察意。此诗大有玩味,葢有以也。


    ④ 托物言志式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此为虞世南《蝉》诗。此诗的波澜,全在诗人巧解个人声名之隆与所处世道之盛、所遇君王之明的关系这一“曲学阿世”的技巧之上。这里,诗人之臧否暂且不论,只就诗的波澜欣赏之。


    虞世南乃初唐重臣、著名书法家。隋时,与兄长虞世基投在杨广墀下。虞世南勤奋好学、沉静寡言,从不趋言附势、贪财好利,而乃兄则反之。宇文化及弑广,继杀佞臣虞世基;虞世南为兄求情、代兄赴死,皆不得获,虞家独留世南,余皆毕命。


    后窦建德败宇文氏,虞世南做窦家黄门侍郎;秦王李世民败窦建德,虞世南为秦府参军。李世民逼父登基后,虞世南任弘文馆学士,位居太宗二十四功臣之第二十位;此后尽心辅佐李世民,时有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之誉。


    传说本诗问世于李世民与弘文馆饱学之士之某次雅集之上。太宗御示一番国要富、民要强,必以君主之英明、臣子之忠谏而后可免于杨广、虞世基亡国君臣之祸的圣旨之后,众臣附和,唯虞世南默语。太宗顾而有觉,故作轻松对虞世南说,世南是世南,世基是世基,不可同日而语;亡隋之广,还是朕之表兄,爱卿无虑!


    虞世南色和而胆破,故太宗就御制宿稿遍询群臣诤言时,顾左右而言他,但意在虞世南。虞只得唯唯焉、诺诺然,刺圣不敢,献丑则个。据说唐太宗对虞世南“献丑出蝉”的评价是“好!好!好!爱卿洁身自好,声名无远弗届,大幸无过我朝”。


    在古代,抑或尤其在有唐一代,蝉所以被视为高洁的象征,缘于其高居枝头、餐风饮露与世无争。诗人咏蝉,或借以自明高洁之志,或系以身世凄凉之感慨;总之各表其意,遂使蜕为品格高洁名士之化身。


    此诗将蝉人格化,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即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质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这是对此诗一般的公论。但在我读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一句中,“自”“非”二字,透露的却是虞世南括囊自保、噤若寒蝉的真实内心。


    这便是此诗的皮里阳秋、曲折波澜。可参读骆宾王《在狱咏蝉》五律,可以洞明其意。


    ⑤ 借古讽今式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这是李商隐的《贾生》诗。咏史诗常用的手法,即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其波澜曲折之妙在于:波兴之于故事,而澜漾之于今时。


    本诗以汉文帝于未央宫宣室祭祀后一召贾谊之诚、二问鬼神之妄入诗,在几组强烈而鲜明的对比中掀起情感波澜:汉文帝祭祀之余宣召大臣,有武王席不暇暖之圣、陈蕃高榻荐徐之贤,此一波;汉文帝求贤若渴,将嗟卑怨隰、独一无二的汉之国士、长沙太傅贾谊召回朝廷,此二扬;汉武帝不辞半夜清词荐鬼之劳、不贪宫闱温梦之欢,君臣坐对之时,频频屈驾移臀,臣天下大计,慰臣劳苦功高,所谓君臣际会,何等感人!此三澜;君王有意问鬼神,忠臣无隙言苍生!此四抑。全诗波澜,可谓波诡云谲、莫名其哀!不问苍生安危死活的文帝,荒唐透顶么?自任平治天下舍我其谁的贾谊,伤心欲绝么?诗未说,言已尽。


    ⑥ 用典抒情式


    借用典故“兴风作浪”,借以抒发情感、讽刺时事,是诗的波澜——几种主要表情达意范式中的最后一式。


    请看王维的《山居秋螟》: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尾联化用王孙典故。《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当然,这样反其意而用典,与作者曾仕“伪朝”(安禄山)、不被重用的际遇有关。可参见《凝碧池上作》一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更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把历史上的典故(凤凰台、吴宫花草、晋代衣冠)、眼前景物(凤凰游、幽径、古丘、江)和自己的感受(去、空、埋、成、自流)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一咏三叹、意旨悠远。


    3、诗的波澜——几种主要情感波澜节奏范式


    ① 高、再高、渐低、稍高


    如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② 平缓、高潮、平缓、更高潮


    如杜甫《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③ 平顿、高潮、低回、强音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④ 平缓、压抑、低回、提振


    如白居易《舟中读元九诗》:


把君诗卷灯前读,
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
逆风吹浪打船声。


    4、诗的波澜——几种(间接)非情感波澜范式


    ① 视觉变换形成波澜


    如王维《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此诗视觉变换最突出的表现在颈联。


    ② 文字色彩变换形成波澜

    如白居易《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此诗文字色彩变换最突出的表现在前三句。


    ③ 声调交互转换形成波澜


    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此诗声调交互转换最突出的表现在二十八字声调变换所构成的音节顿挫与音韵抑扬上。


    ④ 场面时空变化形成波澜


    如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此诗场面时空变化最主要表现在由上下、纵横、动静、远近等交织成的曲折变化中。


    除此之外,诗的波澜表现形式还有很多。我们在读诗、赏诗、作诗的时候,自觉不自觉地去体会、玩味,或可一窥古代文人们的匠心独运,循行踵迹,登堂入室。


2012年3月17日 于 养源山房            

主办单位:湖南省常德市诗词学会
投稿邮箱:cdscxh@163.com 投稿审核时间:9:00-17:00
湖南省常德市诗词学会版权所有
湖南省常德市诗词学会
湖南省常德市诗词学会

微信扫码关注

网站建设:科毅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