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坛资讯 > 诗论诗话

雨夜残更堪回首

编辑:管理员日期:2020-09-13 18:09:57浏览次数:2171

——宋教仁手书词句鉴赏

丁志林


    宋教仁先生在民主革命的生涯中,高举民族主义的大旗,东西奔忙,南北呼号。他的那支如椽大笔,在抵御外侮、推翻满清、创立共和、反对独裁的进程中,写下了大量时评政论力作,也留下了不少诗联词章。由于他四处漂泊,浪迹天涯,文辞翰墨的散失,也是常有之事。


    2012年3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宋教仁》一书中,刊载了一幅宋教仁手书(见左图)。这幅手书,在以前的有关史料中,不曾见过,近年在湖北民间发现。这也是我们迄今为止见到的宋教仁先生唯一的词句手书。其为直书草体,龙凤飞舞,气势磅礴,别具一格。所书5句,前3句为正文式题写,后2句比“宋教仁”署名字样略大,双行直书,恰如款识。内容如下:


    落日大江横,水阔云平。谁知云水两无情。蓦①地酿成秋夜雨,滴破残更②。


    这幅词句,有人以为源自无名氏《浪淘沙·潇湘夜雨》的上片。其大意是说,薄暮夕照时分,波光粼粼的江面呈现在眼前,宽阔的水面上乌云笼罩,云水相接。没有想到这种天象持续时间不长,很快就化成了一场秋天的夜雨,淅淅沥沥一直下到五更天明。故而视为“闲情逸致”之作。


    诚然,我们纵观宋教仁先生短暂的人生,他又何曾有过“闲情逸致”之时呢?对此,有近代史学家认为宋教仁先生的这幅手书,极有可能题写于1904年11月。华兴会长沙起义失败,清政府悬赏捉拿华兴会领导人黄兴、宋教仁、刘揆一等人。黄兴与刘揆一先行潜离了长沙。宋教仁在常德完成起义响应机关“湘西联络总站”的组建工作之后,于11月5日到长沙。可是,革命起义机关已经遭到破坏,清政府杀害了几名会党首领枭首示众。在反清革命同仁、长沙日知会黄吉亭牧师等人的安排下,宋教仁搭乘上了一艘运炭船,潜赴武昌,去追黄兴。


    运炭船驶出洞庭湖,便进入了长江水道。傍晚泊船之后,天象景观,亦如词句意境。宋教仁先生触景生情,写下了这幅手书。在如此特定的背景下,我们完全相信,这幅手书,并不是写湘江,而是写长江,这也许是他隐去词牌题目,只题写这片词句的本来意图所在。其意义也就远远超出了写景状物的范畴,而赋予了铿锵的弦外之音,激荡的言外之意。


    “落日大江横”。华兴会长沙起义失败,反清革命烈火遭到扑灭,就像落日西沉。横陈在革命者面前的是腥风血雨。“水阔云平”。《尔雅·释诂下》:“平,成也”。平有成合之意,意即水面辽阔,而被云雾障蔽。当时,清政府为镇压革命义举,已经弄得满城风雨,白色恐怖。“谁知云水两无情”。清朝末年的社会政治与国人的愿望背道而驰,水火不容。统治者居庙堂之高,养尊处优;四海生民流离失所,如行云流水漂泊不定。这就不得不使人产生与施竣在《中途见雁诗》中一样的声声太息:“云水家何在,风尘味已谙”!


    “蓦地酿成秋夜雨”。当时反清革命形势急转直下,革命党人的前途犹如风雨交加。“秋夜雨”,夹着凉风,也裹着寒气。对于长沙起义失败,宋教仁感到痛心疾首,但他并没有对革命前途感到失望。“滴破残更”。明人顾梦游《乙酉除夕》诗:“壮志真共残更尽,泪眼重将旧历看。”是的,宋教仁眼含热泪,回首华兴会反清革命义举的过程,从中总结出了革命斗争的经验,也找到了失败的原因。“破残更”,即过残更,五更过后便是天明,他决心重新振作起来,迎接新一天的曙光。


    宋教仁抵达武昌,很快得知黄兴、刘揆一已去了上海。他匆忙打点行装,也许将此手书遗落,便乘日本“瑞和号”客轮前往上海,旋即东渡日本。不久,便与孙中山、黄兴等组建了中国同盟会,掀起了民主革命的滚滚洪流。


    [注]:

    ①蓦:突然,忽然。
    ②残更:古时将一夜分为五更,第五更称残更。

主办单位:湖南省常德市诗词学会
投稿邮箱:cdscxh@163.com 投稿审核时间:9:00-17:00
湖南省常德市诗词学会版权所有
湖南省常德市诗词学会
湖南省常德市诗词学会

微信扫码关注

网站建设:科毅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