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坛资讯 > 诗乡诗教

春到靖港

编辑:管理员日期:2020-09-13 18:09:57浏览次数:2334

毛欣法


沧桑历尽倍精神,古邑画图与日臻。
阁叠楼重萦岳色,山环水抱绕天音。
思贤久仰曾公庙,朝圣诚招屈子魂。
最是当年烽火地,渔歌唱晚月东升。


    前面的这八句话,是我在今年的季春时节,随湖南省诗词协会百名诗人靖港采风团,到湘江下游芦江口的历史文化名镇靖港时,所留下的一首七言。


    靖港,顾名思义,因唐武德年间,大将军李靖到此伐梁而得名。
    靖港,东与铜官窑厂隔河相望,南距星城长沙五十余里。北接洞庭,西通宁乡,亦为沩水的入江之口。既是屈子当年在湘的行吟之所,也为古往今来兵家的必争之地。


    相传清咸丰四年(1854)春,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一部,逆长江而上占领岳阳之后,继又兵分两路。一支扼守靖港,另一支则直奔湘潭,对长沙形成南北合围。紧急时刻,时任清政府内阁学士、兵部和吏部侍郎,兼湘勇团练的曾国藩,临危受命,领兵屯守长沙城南。除遣部将王鑫出师驰援新康之外,自己则统精兵于沱市以牵制来犯。经是年冬天的团山湖一战,太平军损失过半后,撤离其地。然春节过后不久,太平军却又卷土重来,回师重占靖港,对长沙虎视眈眈。危险关头,视太平军为“荼毒生灵”的曾国藩,率水师进攻靖港,其结果是遭到了太平军的迎头痛击,且先锋张屏南当场战死。湘军也只好丢船弃舰,节节败退;而且还是几乎全军覆没。夸下海口的曾国藩,恼羞成怒,急气之下跳入湘江寻死,幸被部卒救起,才大难不死。然则,尽管太平军取得了此役的重大胜利,但到头来不但没有挽救出他们失败的命运,却反而还成就了曾国藩和他所领导的湘军显赫一时的历史功业。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今天,笔者来到这当年的金戈铁马处,目睹靖港埠头湘军当年使用过的战舰,还真寻味出了自古以来“一将名成万骨枯”这句名言的真谛。亦缘于此,靖港自唐尤其是自清以来,便就风樯林立,商贾云集。因而也就生意兴隆发达,游人纷至沓来,有了“船行靖港口,无浪都不走”的说词。


    值得庆幸的是,靖港这一“文化革命”都不曾被破除打倒,改革开放又没有推翻重建的文化古镇,却依然“一渡两江三搭界,八街四巷七码头”。诸如宏泰坊、复兴塔、杨泗庙和八元堂等古建筑,也都在临水的街道上落错有致的排开。即便久经沧桑又改朝换代还屡毁屡建,可仍然还是保留着石板路,马头墙,青灰瓦,木格窗。梭门店铺悬布幌,楼台影映水中央。花街柳巷依旧,钱庄会馆原样的明清风格。并在那湖中动荡的红船兰桨和岸边摇曳的绿柳白杨映掩之下,绽放出春日的风采。


    当然,使笔者颇感兴趣的,应该还是晚间在八元堂里,看花鼓戏《刘海砍樵》和《打铜锣》。
    八元堂虽说有点斑驳脱落,却也修旧如旧,古色古香。戏台是嫌窄了一点,但飞檐拱斗,结构精细,小巧玲珑。且天井与两厢回廊并列,戏台与看台紧密相连。全楼上下的木柱与木缝接口,全由木制长栓合成。唱本虽为老调重弹,可也原滋原味,几个艺人的做、唱、念都是声色俱佳,几次赢得观众的喝彩。不过,最使我难以忘怀的,还是到得楼上去,臂倚木栏栅,坐着靠背椅,边听戏文边喝丽人三番两次送来的姜盐豆子芝麻茶。说实在的,这还真让人过了一次瘾,一次只能在影视剧目中才能看得到的,也是只有达官贵人所能享受得到的那份消遣,那种痛快。


     走出八元堂戏院大门,巷幽静,夜深沉。几只惊鸿过芦汀。一弯残月西天去,商铺传来打烊声。沿铺设在湖边的青石板街道徜徉,灯火阑珊处,除了江上的渔歌贯耳和眼前的灯笼当头,便就是远处隐隐约约传来的狗吠。


    午夜过后,东风潜入室,阵雨急打窗。甜梦中惊醒一听,久违了的蛙鼓在吊脚楼下,“你方唱罢我登场”似的频频响起。尽管是“春宵一刻值千金”,然当我们感受到这一沉寂了近半个世纪的千年古镇,越来越焕发着她青春的魅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却怎么也就难已入睡了,便索性掀开被子,展开稿子,倚在床头,来个有感而发了。


    几经平仄推敲和一番咬文嚼字之后,同在一房下榻的国繁君吟成七律《雨夜宿靖港古镇》感怀也,我则另又写此散文以记之。

主办单位:湖南省常德市诗词学会
投稿邮箱:cdscxh@163.com 投稿审核时间:9:00-17:00
湖南省常德市诗词学会版权所有
湖南省常德市诗词学会
湖南省常德市诗词学会

微信扫码关注

网站建设:科毅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