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坛资讯 > 诗乡诗教

话说晴空一鹤排云上

编辑:管理员日期:2020-09-13 18:09:57浏览次数:2621

•  毛欣法


    “晴空一鹤排云上”,是唐代政治改革家刘禹锡,当年贬谪朗州后,写在他的《秋词•之一》中的一句诗文,也是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刘禹锡的这首《秋词•之一》诗云: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是的,在很多人尤其是封建士大夫的眼里,左迁就是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①;已是长沙傅,从今又几年②。也就是说,这些人遭贬就失落,无官则徬徨,逢秋便悲观。


    然,安史之乱后,忧国不谋身的刘禹锡就不一样。


    公元805年,永贞革新失败。即位不到一年行使新政才146天的唐顺宗李诵,被迫让位于太子李纯(宪宗),王叔文遭杀害,王伾被逼死。刘禹锡、柳宗元和韩泰等朝中八司马,被通通逐出京城,贬到荒蛮的边远地区。


    九月十三日,刘禹锡郁闷的带着怀有身孕的妻子薛氏,离开长安,取道洛阳,尔后与老母卢氏夫人,于十月下旬,携堂兄刘申锡及其侄子刘蔚,分乘两辆木轮马车一路南来。叫刘禹锡意想不到的是,他一家五口,于十一月十四日一到湖北江陵,便就接到了朝廷以“此贬不足矣偿其责”为由,改贬他连州刺史为朗州司马的诏令。不言而谕,朝廷的这一贬再贬的决定,不能不说是对他刘禹锡心理上的又一沉重打击。


    可想而知,此时此刻的刘禹锡,所处的政治形势是极其险恶的,生活环境是相当艰难的。其心情自然也是消沉的,悲愤的。悲寂寥时,也写过一些诸如“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和“山城少人江水碧,断雁哀猿风雨夕”等一度悲凉的诗作。但他悲而不失骨气,悲而不移志节。特别值得指出和令人欣赏、令人钦佩的是,刘的高标拨俗之处,就在于他始终没有成为悲的奴隶,没有成为悲的徇葬品,没有把贬谪当作沉重的包袱和枷锁。而是当他所处的环境,一但出现了些小微妙的光亮时,他便就会想冲破云遮雾障。告别痛苦,告别先前。


    刘禹锡是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十一月底到达朗州的。而使刘禹锡思想情绪能在短时期内稳定下来的缘故,最主要的还是不外乎他到常德后,目睹朗州人对战国时楚国的政治改革家屈原的崇敬与怀念,至使他不住衙门而自己选择在招屈亭旁建陋室。虽无仙气,但颇有灵感。也就是在这年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刘就捕捉到了晴空一鹤直上云天的素材,于是抓住不放,小题大作,寄寓于怀。


    好个晴空一鹤排云上!鹤有时群飞,有时也单行。只一鹤,这就或多或少暗示他孤独一人,远离永贞革新的战友,远离长安的朝廷。其排云上中的“云”,当然指的是政治阴云,是前进中的阻力。在他刘禹锡之前,李白离开京都到处流浪时,在金陵不也有“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的慨叹吗?这里,刘既看到了鹤羽知难而进,扶摇直上的毅力和勇气,同时,更多的是悟彻到了,自己即便是势单力薄,也不妨跃跃一试的光明前景。于是,舒展的心扉,随之就“便引诗情到碧霄”了。


    当然,与其说是把刘禹锡的诗情引上了碧霄,还倒不如说是已经又把刘禹锡的政治改革热情引上了碧霄。


    是的,刘禹锡的《秋词•之一》,不鸣则已,一鸣就惊天动地,千古流传。难能可贵的是,刘禹锡远非那些封建文人政客失意落泊后的那种消极颓废的情绪可比拟。刘禹锡本来就站得高,看得远。作为一个思想政治家的他,想的自然也就要比别人多得多了。诚然,也包括他渴望展翅高飞,来继续实现他革新朝政的伟大抱负和不同凡响、旷达乐观又慷慨激昂的奋发精神。这也大概就是他之所以会逢秋而不悲秋,而把心目中的秋天,看成是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道理。刘的这种境界,无论是思想的,或者是政治的,在笔者看来,都应是他不畏权贵、不同流俗、不怕打倒,勇于与腐朽黑暗势力作斗争的顽强精神。这也就是他与众不同而志存高远的伟大之处了。


    1100多年过去了,这位唐代中期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杰出的诗人和出色的散文家,尽管在常德的十年,是靠边站的十年,是坐“冷板凳”的十年,然也是他在诗文创作上大丰收的十年。他在常德留下的163篇诗文作品,格调高雅,意境清幽,韵味深长。其锋芒所指,很大部分都是当时执掌朝政的宦官和藩镇割据中的守旧势力,给600多万常德人,留下了一笔珍贵而又丰厚的文化遗产。15年前,常德诗墙的建设者们,除选刊了他在朗州所写的诗词十三题十七首之外,还在中国常德诗墙上,为其精心设计,专门构筑了个排云阁。说白了,排云阁者,就是取他刘禹锡《秋词•之一》诗中“晴空一鹤排云上”之意也。


    五年前,常德人又在刘当年送过客的潜水驿附近的柳叶湖岸边,为纪念他建造了一座相当气魄又古朴典雅的司马楼,和面对白鹤山的一尊高大的刘禹锡塑像。


    中秋节那天下午,有文友邀我到柳叶湖去口福石锅鱼。返回的时候,虽然已近夕阳西下,但我还是登上司马楼,面对白鹤山。但只见归巢白鹤,临空飞来,勾起了我对“晴空一鹤排云上”的诸多联想。寻思片刻之后,触景生情,又缅怀起刘司马来了。感而慨之之下,调寄《高阳台》,填词一首曰:
黛瓦红墙,飞檐拱斗,今来认取名楼。记得当年,刘郎到此堪忧。如烟往事将魂勾,处其境,又上心头。更何况、堤柳依依,归鹤啁啾。


    流光不带相思去。看残阳向晚,沃野流苏;昔日东瀛,古津已是通途。十年风雨蹉跎路。觑而今,还悔当初?倚雕栏、华月清幽,岁月悠悠。
 

    注:①见唐孟浩然(689-740)《早寒有怀》。指孟遭贬后怀念故乡和对前途的忧虑。


    ②见唐刘长卿(709-780)《新年作》。指刘由苏州尉贬潘州南巴尉时的坎坷遭遇与悲秋情怀。

主办单位:湖南省常德市诗词学会
投稿邮箱:cdscxh@163.com 投稿审核时间:9:00-17:00
湖南省常德市诗词学会版权所有
湖南省常德市诗词学会
湖南省常德市诗词学会

微信扫码关注

网站建设:科毅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