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礼文
2012年11月16日,常德市刘禹锡研究会成立。为了加强对刘禹锡的研究,进一步丰富武陵文化内涵,提升朗州文化品位。下面我就刘禹锡的“竹枝词”进行一些探讨,请各位参考指正:
一、“竹枝词”的发祥地点
学术界一直有人认为“竹枝词”是巴渝之地(今重庆市所管三峡流域)民歌中的一种,昔日屈原谪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作为《九歌》。刘禹锡在夔州为官,有感于《竹枝词》本身曲调“含思宛转,动听悦耳,依调填词”,写了十来篇,其中包括《竹枝词二首》等,他们认为是刘禹锡在夔州所作。将流行于三峡地区的民歌《竹枝词》,推陈出新,使《竹枝词》成为雅俗共赏的诗歌艺术形成。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这首诗采用了民间情歌常用的双关的手法,含蓄地表达出微妙的情感。明写少女眼前所见景物,实写诗人要求回长安的背景,从而引起人们的情思。这里我们不难理解诗人当时要求回长安的希望和心情。诗人的迷惘和眷恋,他的忐忑不安,他的希望和等待,通过这两句极其形象又极其朴素的诗,把诗人当时的那种感慨刻画得惟妙惟肖。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今朝百客思归去,回人纥那披绿罗”。写诗人从理想中,从思乡的情绪中,回到现实,回到巴人踏曲的和声中,并披上了绿色的绮罗,随之踏踏起舞的激情。这即是历史的无奈与悲哀的写照,也是诗人心怀的博大与情感的豪放的表现。
二、《竹枝词》的体裁特点
《竹枝词》产生于民间,是人民群众生活中喜怒哀乐,好恶爱憎的真情流露和艺术化的体现,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和地方性特征,体现出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生活气息浓厚。
作为由民歌演变过来的《竹枝词》,与其它诗体的比较起来,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
1、语言流畅,通俗易懂,重自然,少修饰,语言精炼,形象生动。
2、反映群众生活,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乡土气味很浓。
3、长于叙事,妙用比兴,风趣幽默,俏写真实,好的《竹枝词》往往俏语联珠,于风趣中风神韵,于诙谐中喻美感,于细微处表真实。“体虽俳而情则正,词虽俚而意则深。”
4、格律较宽,近代学者刘师培称《竹枝词》为七言绝句的变调,它没有近体诗中那种严格的声律规定。《竹枝词》可以归纳为“四易”:易懂、易学、易写、易流传。
三、《竹枝词》的表现手法
1、多用比喻:“以比物比作此物”,就是打比方。程有富先生在《太阳落土土儿黄》中,就运用比喻:以“犀牛”望“月”,比喻情“姐”望“郎”,比喻贴切。刘运怀先生在《莫口野花》中,也运用了比喻:用“南风”、“家花”比作妻子,用“北风”、“野花”比作情人,连环的运用比喻,比较精确。
2、多用联想:用同一事物的不同特征,来比喻同一对象,既是比喻,又以比喻中产生了联想。彭发云先生在《哥哥下海妹担心》中,既用了“野花”比喻外面的女人,又用“蔷薇”比喻家中的妻子。而且由比喻生产联想:“花连心”,经过这样一比,被比的事物就能更加清晰而形象地印入读者心中。
3、多用俚语:粗俗的民间语言,或通过面极窄的地域方言。周则强先生在《姐在滩上挖泥蒿》中写道:“这滩低来那滩高,姐在滩上挖泥蒿。挖了这多何么搞,春哥应声我来挑”。“何么搞”,就是民间的俚语,象我们常德、汉寿一带,就把怎么搞说成“何么搞”。
四、《竹枝词》双关隐语的运用
1、隐语:不把要说的意思说出来,而借用别的话来表示,人们称作隐语。刘禹锡在《江水平》中写道:“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诗中的“晴”、“情”谐音双关,写出眼前所见的景物,又表现了一个少女在恋爱中的微妙心态。
2、力求首句入竭:七绝有首句入韵与不入竭之分,两者都不受形式上束缚,但是《竹枝词》首句要入韵,为什么?《竹枝词》作为传唱的内容,首句入韵,声调和谐,可以更容易上口。
汉寿是中华诗词之乡,是屈原故里。屈原是沧浪文化的奠基人,我们要发展地域文化,就要打造沧浪文化品牌。研究刘禹锡《竹枝词》的先河,开启沧浪竹枝词新的文化品牌,为推动汉寿“旅游强县、文化活县”的伟大战略作更大贡献。
作者:湖南省汉寿县诗词学会 伍礼文
© 2021 湖南省常德市诗词学会版权所有/湘ICP备14009931号-1
网站建设:科毅电商